好买说

假如出了这样的事儿,您一定非常懊恼:

基金本身确实是赚钱的,但买到自己手里以后就是不赚钱甚至亏钱。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此局如何破?

接下来,好买君为您道破玄机。

作者:雷米诺

自2001年华安基金推出第一只开放式公募基金“华安创新”至今,已走过了十六个年头,而公募行业更是已经历经十八载风雨兼程。做为金融市场的生力军,目前在基金业协会完成登记的公募基金管理人逾120家,资产管理规模超9万亿元。

基金作为一种间接投资金融市场的工具且周期往往偏长,“买好的”还是“买的好”一直是投资者热议的话题。

之所以经常有如此讨论,主要还是因为当前投资者结构及理念的原因。

去年我们做过一组数据(数据来源于2013-2015年公募基金季报及年报,好买财富公众号文章《为什么基金赚了,基民却亏了?》进行了详细的数据比对与分析),可能还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即很多时候基金是赚钱的,但投资者买基金却没赚到钱。

投资者的真实收益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时间截至2016年1月13日

我们根据公募基金中报和年报披露的数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期初总规模+基金申购款-基金赎回款得到的是报告期内该基金投资者的总成本,然后我们用基金资产总值-基金总成本得到报告期内基民的投资利润,但之后我们还要剔除认购费、申购费和赎回费,我们能得到基民费后的真实投资收益。

相对应的,我们能轻易从交易软件或者基金定期报告内得到该基金报告期内的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这代表了我们另一个假设——放着不动——的收益。

从上表的数据中我们可以清晰得到,即便是这些经历了市场大风大浪的“明星基金”,经历了投资者的“追涨杀跌”所带来的基民真实收益也是大概率远远低于基金本身的单位净值增长率。上图我们已经将这些情况标红,一目了然,真实收益低于基金的单位净值增长率的发生概率达到了65.71%,这是惊人的。

同时更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情况甚至是公募基金净值增长表现优异,但基民却是负收益,这意味着大量投资者高点追进去,市场有所波动后随即赎回,造成浮亏成实亏。

其实这背后的逻辑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解释:如果要择时正确那么需要三个因素同时满足,即买入时点、选择好基金、卖出时点,如果每个决策的胜率是60%。那择时正确的概率是:买入时点*选择好基金*卖出时点=60%*60%*60%=21.6%,其实远远不如只是选择好基金概率高。

“买好的”:做基金中的“价值投资”者

挑选好的公募基金并长期持有,和股票投资中的价值投资颇有几多相似之处。以近5年的数据为例,虽然沪深300整体呈现大起大落格局,但以创业板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给予了很多机会,而部分公募也是体现出了较强的价值长跑的能力。

在纳入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统计的成立满5年的公募中,排名前25%的产品的年化收益均在18%以上,而同期沪深300、中证500的年化收益分别7.08%、13.37%,考虑到整个权益类市场的境况,公募长跑健将们的收益应该能让投资者感到欣慰。

在近5年业绩排名居前的公募中,我们可以看到像兴全、汇添富、国泰等耳闻能详的基金管理人。有意思的是这些绩优公募基金虽在投资理念和偏好上各有所长,但有一个共性就是都以基本面选股为主,持股周期较长,且整体仓位较高,基本很少做择时。这也是我们为何会将“买好的”比喻为“价值投资”的理由之一。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数据区间2012-3-31至2017-3-31;样本选取:以近5年业绩为基础,且近2年业绩排名同类公募前25%,同公司旗下产品仅选取排名靠前者做为代表。

“买的好”:看易实难

正确的择时可以让投资事半功倍,这也就是为何很多投资者热衷于此的重要原因。而与股票可以快速买卖的模式不同,由于公募的申购赎回形式,资金的进出不会对客户产生交易的冲击成本,这加剧了投资者对于择时的“渴望”。

公募产品的择时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当市场位于趋势转换期时择机买入/卖出产品;

对于部分业绩尚可的公募而言,寻找短期“挖坑”后的买入良机。

其实,这两种方式均看易实难。

前者需要投资者对市场的长期趋势有很强的预判性,而个人投资者往往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后者则需要对公募的持仓有紧密的跟踪。

此外,基金在持仓信息上并不完全透明并且有所时滞,以及策略上的灵活多变,均加剧了产品的选择难度。

就目前的市场情况而言,加大对权益类公募的配置,或是相对简单的一道选择题。

但假如指数进一步上涨,新的投资者又该如何选择?

投资者与其简单依据个人对市场的判断买卖产品,倒不如将资金交付于优秀管理人。

对投资者而言,“买的好”更多应从大类资产轮动的角度来理解。

投资的核心是对市场中那些中长期的战略投资品种进行布局和把握,挖掘质地优秀的管理人,借助其专业优势,来获取收益。

好买推荐A基金历史净值走势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截至2017-03-31

组合基金:鱼与熊掌或可兼得

“买好的”还是“买的好”,两者并非选择性问题,而是后者依附于前者的关系。

随着产品供给的增加,将优秀的公募、对冲基金整合起来,为投资者创造一个更加稳健持久的绝对回报将是大势所趋。最能体现“买好的”和“买的好”的模式莫过于组合基金(FOF、TOT、MOM)。

科学完整的择基原则

 资料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4P选基法:

好买选基金的“4P”方法,从“Performance”(绩效)、“People”(人)、“Portfolio”(组合)、“Process”(流程)四个方面入手。

何为“4P”选基法?

多维的基金研究方法

资料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三性分析法:

较为科学的择基原则是需要结合自上而下的宏观策略与自下而上的基金挖掘来形成最终的基金匹配的,合适的市场下配置合适的基金。

但如何评判合适的基金在未来依然大概率会符合投资者的预期呢?

我们需要持续研究基金的“三性”,所谓“三性”指的是该基金的一致性、稳定性和有效性。密切跟踪基金未来操作过程中对“三性”的贴合度,并根据基金“三性”的变化进行适时调整。

所谓一致性是评判基金经理的投资理念与实际投资是否吻合。这需要通过深度的调研了解基金经理的言论和观点,并持续跟踪其管理的产品是否符合基金经理的描述。评判过程中,讲究言行合一,若发觉基金经理在实际投资中与其表述的投资理念产生了背离,投资者需要审慎对待。

稳定性是结合了基金经理的投资方法与历史业绩的综合考量。在调研的过程中了解到基金经理的投资方法,但该方法是否持续稳定,需要对背后的历史数据进行大量的回溯和测算。只有经历牛熊考验后,依然能持续坚持自己稳定的投资方法的基金经理,我们才认为基金经理未来仍然大概率会持续当前的操作模式,有助于投资者对其产品进行定义划分。

一致且稳定的定性分析后,我们还要关注基金经理投资方法的有效性,持久不变的无效投资不可谓为明智。只有带来高收益风险比的投资方法,才能在各类市场环境下,持续稳定带来超额收益。通过对产品历史业绩的深度分析,被证实长期稳定有效的投资方法才值得投资者的托付与信赖。

独创的操作风格分析方法

好买的操作风格是指投资经理在操作上一种倾向。在实际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基金经理的操作风格延续性很强,如选股还是做趋势、集中还是分散等等。我们认为基金获取收益的层面只有三个,一是个股、二是行业、三是市场,操作上的方式只有两种,要么持有,要么交易。因此,我们对国内的基金,有五个维度进行风格上的刻画。

好买基金操作风格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未来,无论是同类型策略亦或是大类资产类的组合基金,投资管理模式向第三方投顾延伸将是趋势。

主要原因在于,市场上基金数量大、品种众多、风格多样,投资者有效地进行产品筛选难度较大。而发行组合基金的资产管理公司具备专业的基金产品研究团队支持,通过严谨的投资流程,专业的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加上严格的基金经理尽职调查流程,实现精选优质产品的投资理念。

最后说说市场

中长期来看目前市场处于震荡磨底的过程,指数层面的估值回到了历史中位数以下,从盈利的增速的角度来说,整体市场的基本面处于性价比较高的时候,但海外政策事件和国内的强监管政策,使得市场的投资者情绪较为寡淡,同时货币政策维持中性偏紧的状态另市场呈现出“面多水少”的格局,破局的点或许就在那“活水”之中。

短期来看,市场结束周线5连阴,但成交依然没有明显放大。阶段性在周期下行、利率向上、监管加强的背景下,价值回归依然是较好的选择,炒作等行为将受到监管制约。我们维持建议减仓周期板块,继续拥抱景气行业龙头和优质白马股。其中我们对中国版“漂亮50”中部分拥挤交易的资金不排除向PEG<1的优质白马转移的判断正在逐步发生。

面对市场风格是否发生切换,我们认为短期反弹更多源于监管和流动性缓和带来的风险偏好修复,消费龙头的确定性溢价和防御性依然有相对优势。前期传媒等新兴成长板块的估值已经接近历史低位,或将引发市场对“价值”的再定义。

但再融资新规下,2015年以来很多“中小创”业绩高增长但ROE并没有增长,外延式并购重组带来净利润增加的同时,带来了更高的股本增速,但企业投资的资金运用效率并没有提高。故我们认为市场风格短期内很难改变,但绝不是持续悲观的时候。

 

 

 

取消
发送

合规后才可以观看

取 消
预约理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