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什么样的姿势买基金才能赚钱?

其实你手里一直握着一条真理,这条真理简单而且素来行之有效。

是什么呢?今日与君共读「白马非马,他是投资中的王子

树泽老师在树我直言上说,自2012年以来,创业板一直扮演了北斗星的角色,给不景气的资本市场带来了希望,也指引了方向。

的确,从2013年开始,创业板便开始了「创神」之路,而2014年底开始的狂欢,彻彻底底晋升为资本市场的「网红」,被封为「神创板」之名。

从2013年初到2015年中创业板指与上证综指收益率对比

数据来源:wind资讯,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从2015年6月15日开始,创业板指便开始了漫漫下跌之路。从当年众人追捧的「神创板」到现在的无人问津,或许神也不知道该怎么去收场。没有了曾经的北斗星指路,资本市场一度让人迷失了方向。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市场在风格切换的过程中,投资者的思维是比较难转变的。当年从创业板上涨伊始,很多投资者并不特别接受创业板。等到市场大部分人的思维由大盘蓝筹转向中小创时,好景不长,没有持续多久就开始了暴跌。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指数在某段时间表现优异,但是大部分投资者跑不赢指数的一个重要原因。而现在,从熔断过后,以蓝筹为代表的上证50走出了牛市行情,但是很多人的思维还停留在2015年阶段的小盘股行情,因此仍然觉得市场还是不景气。

2016年迄今,上证50和创业板的「冰与火之歌」

数据来源:wind资讯,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受市场的「不景气」拖累,股票型私募基金从去年开始就不太受投资者待见。而且,去年很多股票型私募基金投资标的仍然是以小盘股为主,2016年录得负收益甚至大幅亏损的基金产品比比皆是。

但是,投资看的不是短期的业绩,投资于私募基金尤其是股票型私募基金,更应该「缩短放长」

长期来看,重基本面的基金胜率是十分可观的。也就是说,投资于这样的基金,获取正收益的概率是非常大的。

为此,我们以月为频度,统计了从2008年以来每个月进入后持有一年、两年及三年的收益,并以此计算长期胜率(持有一定期限后获取正收益的概率),以及年化收益率情况。

这两只基金的共同点均在于历史业绩较长,且注重基本面投资,依靠基本面选股的方式获取长期稳健的收益。

某私募基金A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持有一年的胜率为79.80%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持有两年的胜率为87.36%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持有三年的胜率为97.33%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某私募基金B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持有一年的胜率为77.45%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持有两年的胜率为84.44%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持有三年的胜率为97.44%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可以看到,这类型的基金持有一年胜率可以达到接近80%;持有两年,胜率可以达到接近90%,持有三年,胜率可以接近100%。

另外,长的年化收益率也是非常高的。也就是说历史数据表明,自2008年以来,每个月进入这两只基金并持有一段时间后,有极大的概率获取正收益。

为什么这些基金长期胜率高?

那么,为什么说重基本面选股的投资方法能够获取长期稳健的收益?这个股票市场自身的获利来源有关。

长期来看,股票市场与基本面高度相关。如果把各主流市场经济发展与股市的历史对比一下,可以看出GDP同比增速与指数年化涨幅具有较强的同步性。

各市场股指年化增速与指数年化涨幅情况对比

数据来源:Wind,海通证券研究所,荀玉根-策略研究

拉长时间维度,股票市场赚的是业绩增长的钱。如果把各大市场的股指年化涨幅与PE、EPS的年化涨幅数据做一个纵向对比,可以发现虽然股票市场的长期年化收益率均为正,但是大多数的市场的PE并没有非常高的增长,甚至是负增长。因此,我们可以以股指为因变量,统计出股指涨幅中PE与EPS这两个自变量分别的贡献。

各市场股指涨幅与PE、EPS涨幅对比

数据来源:Wind,海通证券研究所,荀玉根-策略研究

各市场PE与EPS对市场涨幅情况

数据来源:Wind,海通证券研究所,荀玉根-策略研究

以上,长期来看,绝大多数市场的上涨均由EPS(即盈利水平)贡献。

而2015年那一轮牛市,大家赚的是估值增长的钱。央妈投放基础货币,通过货币乘数效应,有大量的钱流入到A股。叠加高涨的市场情绪以及大量杠杆配资存在,市场整体业绩没有高增速,但是估值却飞涨。

早在2015年一季度,很多做基本面选股的基金经理已经无法适应这个市场。但是,2016年以来市场又回归到了业绩为王的风格,这些基金则跑出了优异的业绩。

其实,重基本面选股的公司,在2015年上半年杠杆牛的行情下,也只是跑不赢市场平均,但是仍然能录得不错的正收益。如果投资者追求的是资产稳健增值,那么更需要关注这些重基本面选股的基金,长期胜率是非常高的。

白马基金赚时间的钱

为什么白马基金差不多都是基本面投资者呢?主要是因为基本面的投资可复制、可持续。巴菲特曾举过一个例来说明基本面致胜。

例子太美,直接引用如下:

在我们开始探究这些投资大师持续战胜市场之谜之前,我想先请在座各位跟我一起来观赏一场想象中的全美抛硬币猜正反面大赛。假设我们动员全美国 2.25亿人明天早上每人赌1美元,猜一下抛出的一个硬币落到地上是正面还是反面,赢家则可以从输家手中赢得1美元。每一天输家被淘汰出局,赢家则把所赢得的钱全部投入,作为第二天的赌注。经过十个早上的比赛,将大约有22万名美国人连续获胜,他们每人可赢得略微超过1,000美元的钱。

人类的虚荣心本性会使这群赢家们开始有些洋洋得意,尽管他们想尽量表现得十分谦虚,但在鸡尾酒会上,为了吸引异性的好感,他们会吹嘘自己在抛硬币上如何技术高超,如何天才过人。

如果赢家从输家手里得到相应的赌注,再过十天,(将会有215位连续猜对20次硬币的正反面的赢家,通过这一系列较量,)他们每个人用1美元赢得了100万美元之多。215个赢家赢得225个百万美元,这也意味着其他输家输掉了225百万美元。

这群刚刚成为百万富翁的大赢家们肯定会高兴到发昏,他们很可能会写一本书--「我如何每天只需工作30秒就在20天里用1美元赚到100万美元」。更有甚者,他们可能会在全国飞来飞去,参加各种抛硬币神奇技巧的研讨会,借机嘲笑那些满脸疑问的大学教授们:「如果这种事根本不可能发生,难道我们这215个大赢家是从天下掉下来的吗?」

对此,一些工商管理学院的教授可能会恼羞成怒,他们会不屑一顾地指出: 即使是2.25亿只大猩猩参加同样的抛硬币比赛,结果毫无二致,只不过赢家是连续猜对20次的215只狂妄自大的大猩猩而已。但我对此却不敢苟同,在我下面所说的案例中的赢家们确实有一些明显的与众不同之处。

我所说的案例如下:

(1)参加比赛的2.25亿只猩猩大致像美国人口一样分布在全国各地;(2) 经过20天比赛后,只剩下215位赢家;

(3)如果你发现其中40家赢家全部来自奥马哈的一家十分独特的动物园。

那么,你肯定会前往这家动物园找饲养员问个究竟: 他们给猩猩喂的是什么食物,他们是否对这些猩猩进行过特殊的训练,这些猩猩在读些什么书以及其他种种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换句话说,如果那些成功的赢家不同寻常地集中,你就会想弄明白到底是什么不同寻常的因素导致了赢家不同寻常地集中。

巴菲特随后指出,基本面价值投资也使得成功者异常集中。

他说:我想要研究的这一群成功投资者,他们拥有一位共同的智力族长--本﹒格雷厄姆。但是这些孩子长大离开这个智力家族后,却是根据非常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投资的。

他们居住在不同的地区,买卖不同的股票和企业,但他们总体的投资业绩绝非是因为他们根据族长的指示所作出完全相同的投资决策,族长只为他们提供了投资决策的思想理论,每位学生都以自己的独特方式来决定如何运用这种理论。

来自「格雷厄姆与多德部落」的投资者共同拥有的智力核心是:寻找企业整体的价值与代表该企业一小部分权益的股票市场价格之间的差异,实质上,他们利用了二者之间的差异,却毫不在意有效市场理论家们所关心的那些问题--股票应该在星期一还是星期二买进,在1月份还是7月份买进等等。

事实上,国内私募已经十年了。我们看能走出来,长大的,都是基于基本面,然后在之上,有一些自己的特点。

比如逆向投资者淡水泉、比如中观入手的星石、比如善于找分行业龙头的理成等等。从逻辑上说,只有赚企业的钱,赚基本面的钱,才是最共赢的,也是资管行业中阻力最小的前进路线。

为什么看起来这么简单:只要买入持有白马基金,大概率能赚钱,而很多人却做不到呢?

因为,这里面有一个时间因素。对于买基金来说,买什么?何时买?买多久?这是核心问题。但如果决定买白马基金,持有三年左右,何时买就不是一个问题了。 

白马基金随时买,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就会有好的回报。白马基金就是投资中的王子,就这样到了你的面前,上车吗?

 

 

 

 

取消
发送

合规后才可以观看

取 消
预约理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