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数据:

近1周,共有9047只私募基金公布最新净值,近1周平均收益上涨0.92%,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0.99%。

近1周,股票型策略居各类策略之首,为1.26%,高于同期沪深300指数2.25个百分点。

一、 私募基金近一周概况

据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统计,近1周共有9047多只私募基金公布最新净值,近1周私募基金上涨0.92%,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0.99%。

上周新增1只私募发行产品,私募清盘产品98支。

二、 私募基金各策略近一周收益

从私募策略来看,上周公布净值的私募基金中股票型策略收益居首,为1.26%,债券策略收益为0.19%,对冲综合收益0.39%。对冲各策略中,套利策略收益0.31%,市场中性型收益0.19%,宏观对冲收益1.06%,普通股票型收益1.26%,多空仓策略收益1.13%,多策略收益0.53%,组合型收益0.61%,定向增发型收益1.21%。管理期货告负,收益为-0.61%。

 

各个策略私募基金1周收益率2017.6.7~2017.6.20

 

 

 

数据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统计截止2017年6月20日公布净值的9047多只私募基金。沪深300指数截至2017年6月20日。

国内,监管层主导的去杠杆、抑泡沫使得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中枢短期抬升,临近季末,资金面情绪再现紧张,因此,货币基金近段时间涨势喜人,收益率普遍超过4%。中债登监事长称债券市场总的估值市值目前已经超过了70万亿,相较于这个时间点53万亿市值的股票市场来说体量更大。债券市场从去年已经实现面向全球的全面开放,引进境外投资人8000亿资本。多位债券基金经理的一致观点是:目前债券市场利率水平已具备吸引力。中报行情渐行渐近,绩优股受青睐。海外方面,因美股最近半年涨势很大程度上与税改、基建等方面的新政预期相关。市场焦点渐渐转向美国税改。油价大跌重挫能源股,欧洲股市整体承压收跌。A股纳入MSCI指数短期提振市场情绪,长期意义大于短期,有助于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然而亚太股市却因此一片哀嚎,原因在A股纳入MSCI之后,投资者没有扩增在新兴市场的配置资金的情况下其他亚洲股票基准指数权重恐被稀释。

三、 私募基金一周新闻

证券类私募规模今年缩水4000亿 知名私募逆势扩张

私募行业大幅扩张的同时,也呈现出了分化现象。证券私募与股权及创投私募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态势。截至5月底,相比2016年底数据,股权及创投私募基金实缴规模已经增长了将近1万亿元,创出历史新高;而证券私募的规模今年以来却缩水4000亿元。不过,部分知名私募却在逆势扩张。其中泓信投资、合晟资产、九坤投资等知名私募备案产品超30只。

公募“南下”脚步或放慢 私募加速进军港股市场

日前公募基金参与港股通交易迎来更严格的新规,对此,多家私募对上证报记者表示,公募在更严新规下发行港股类产品的节奏或放慢,这对私募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会,下半年将抓住“窗口期”重点布局港股产品。这些私募的逻辑是:尽管港股今年以来已经累积了逾9%的涨幅,但从企业盈利和资金流向两方面因素来看,2017年仅仅是价值释放的第一步。

私募加速清盘,新三板私募遇到期大考

私募行业加速优胜劣汰,一批经营不合规的公司被清理出市场,这为行业长期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新三板私募产品到期大考:流动性缺失退出压力陡增。在目前市场上存续的新三板私募基金产品,大多成立于2013~2015年,其中2015年成立的产品占绝大比例。因此,今明两年会有为数不少的新三板基金陆续到期,如何顺利变现退出,成为即将到期的基金的头等大事。接受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认为,2015年高位建仓的基金,到期将面临较大变现压力,投资标的的质地和估值水平则成为产品是否能顺利变现的关键因素。

资管行业增值税渐近 投资者成本或增加

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关于明确金融房地产开发教育辅助服务等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6]140号)(下称“140号文”)文件规定,7月1日后,资管产品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增值税应税行为,以资管产品管理人为增值税纳税人,按照现行规定缴纳增值税。该规定也被认为是140号文最重点的规定之一,对资管行业影响甚大。

合规后才可以观看

取 消
预约理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