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配置海外资产的高净值人群在近年来逐渐增多,但因为对海外环境和投资产品不熟悉,很多投资者海外资产配置仍集中在买房、保险、或是港股中概股上,甚至因为无从下手,仅仅是把现金一直留在账户里。
今年以来黑天鹅频飞,海内外市场都受到了显著的冲击,美股甚至出现了历史罕有的数次熔断,此时投资者对于避险资产就会格外青睐。
在国内,货币基金规模占据了公募基金一半多比例,非标固收更是高净值人群的标配。那在海外,有哪些可类比“余额宝”的产品呢?它们的风险和收益怎么样呢?本节课,我们就来了解常见的海外现金管理产品。
美国的余额宝是什么样的?
其实美国也有货币基金即“余额宝”的,而且规模还很大。根据ICI数据,截至2019年底,全美共同基金规模21.3万亿美金,其中17%是货币基金,规模超过3.5万亿。
数据来源:ICI,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那么美国货币基金的收益率怎么样?美国货币基金七日年化收益的走势和美联储利率走势相同,在2019年底美国启动本轮降息周期之前,绝对收益大约在2%左右,这比银行提供的大额存单的利率要高不少。因此美国的货币基金自诞生以来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美国有与国内类似的固收产品吗?
对于国内客户熟知的固收类产品,美国有没有类似可比的呢?
1. 高收益债的特征
从收益风险特征上看,美国的高收益债策略长期收益和国内固收比较接近。
根据bloomberg数据,美国高收益公司债基金,在2008-2018的十年时间里,年化收益可以达到8.41%。这一数值可以媲美国内的固收产品,同时和美国股票型基金的收益水平差不多了。
不过和国内固收相比,美国高收益公司债基金波动稍大一点,其年化波动率在6%以上,因此有些年份可能会有亏损的情况。以彭博高收益公司债指数为例,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时候,由于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巨大压力,收益率为-26.16%。
2. 高收益债的风险
以上案例凸显了高收益债策略的两大风险:信用违约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因而许多高收益债策略基金对于核心持仓采用的是持有到期的策略,以此来规避一部分流动性风险。
而对于高收益债策略面临的违约风险,很多规模较大的基金会通过长期积累的信用分析能力以及持仓的分散化两方面来规避这一风险,比如有些基金持仓债券涉及的发行人超过了200多家,平均每个发行人对产品组合的影响不足0.5%,那么,信用违约风险对产品净值的影响自然就很小了。
3. 高收益债的优势
根据商券的研究,投资高收益债与投资信用资质较好的投资级债券不同,高收益债价格往往与企业的盈利情况密切相关。因此,高收益债作为一类资产,与股票的相似度较高。
在杠杆收购疯狂时代过去之后,发债企业资质有所上升,再加上高票息,高收益债策略有时甚至呈现出比标普更优的投资价值。
购买美金资产有哪些注意事项?
美国货币基金需要美国身份才可以购买,投资者可以通过超短期国债ETF来进行现金管理,其平均收益与货币基金风险收益均相仿。购买ETF只需要在券商开立股票账户就可以,比较便捷,同时超短期国债的风险和货币基金是最类似的。
现金管理除了超短期国债ETF和传统货币基金,基金的优先级份额也是不错的现金管理工具,其与超短期国债ETF不同的是,仍需依赖对其底层基金的风险判断。另一方面,追求绝对收益的海外类固收基金会在传统的持有到期策略基础上,寻找相对价值较高的交易品种以及各种套利和交易机会,达到相对指数增厚收益的目的,其平均收益基本媲美国内固收产品。
而在和国内固收产品风险收益特征比较接近的美金资产中,高收益公司债基金的绝对收益相对较高,同时由于高票息和高违约率时代的过去,长期甚至呈现较好的投资价值。对于偏好收益稳定、波动较小产品的投资者来说,也是不错的选择。
风险提示: 由于海外基金将投资于海外证券市场,因此一方面基金净值会因全球股市的整体变化而出现价格波动。另一方面,各国各地区处于不同的产业经济循环周期之中,这也将对基金的投资绩效产生影响。投资者应仔细阅读产品的法律文件,全面了解产品风险收益特征,根据自身资产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策,独立承担投资风险。
还可输入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