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环球旅行?赶紧辞掉老板!
来源:好买商学院
2017-03-06 09:45

我知道,很多涉世不深的年轻人或者说常年被电视剧荼毒的中年人,“财富自由”这四个字都有着非常非常不切实际的幻想。在他们心目中,“财富自由”意义非凡,它意味着——从此以后夏威夷晒太阳、巴黎喂鸽子、英国划小船;从此以后不用工作想宅就宅、趾高气昂游戏人间;从此以后大金链子劳力士,一出门十几个保镖跟着,而且全是商务舱。

天呐,你们中电视剧的毒也太深了吧。你看人王健林,都首富了按理说肯定财富自由了,可人家照样努力工作,四点起床一天飞三地全年忙碌;华为的任正非呢,一大把年纪了半夜出差回家,到了机场不也是自己安安静静排队等出租么?也没直升机直接送家门口啊。

一线城市2.9亿,二线城市1.7亿

那么有多少钱就是财富自由了呢?我这里有个量化的标准,这个标准源自胡润研究院在今年1月份发布的一份名为《中国千万富豪品牌倾向报告》,报告里面说——
2017年中国,财富自由的门槛比往年上涨了50%,一线城市达到了2.9亿,二线城市达到1.7亿。


这意味着,如果你在一线城市有2.9亿,在二线城市有1.7亿,你就是财富自由了。这个亿万级标准有多少人能实现呢?——

2016年中国亿万级富豪,即个人资产超过了1亿元的高净值人群达到了8.9万人。


13.8亿中国人中,只有0.0065%的人实现了财富自由,10万人中有6.5个“自由”人,这些亿万级富豪的职业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企业主、金融投资专业人士、炒房人士以及大型集团或跨国公司高层。

不过呢,即便打个折,把财富标准从“2.9亿”“1.7亿”缩减到1亿,满足的人也不多。大家对“财富自由”真的存在误会,究竟什么是财富自由?其实很简单,就是让你感到能够长久地免除一些压力,不用做自己不愿意做的工作,拥有选择的权利。

财富自由被误会很久了
    其实,大家不妨想想为什么要财富自由?
    无非是希望自己不用做不喜欢的工作,能够长久地免除一些压力,拥有选择的权利。
    如果你能抛开偏见和天文数字,财富自由不是难事。

这么一看,财富自由不难,你不需要为了赚取生活开销而努力为钱工作。简而言之,当你的被动收入>支出,你就不需要为了赚取生活开销而努力为钱工作,这就已经财富自由了。


被动收入是相对主动收入而言的,你每天上班,月底拿工资,这个就叫做主动收入。你在老家有个闲置的房产,你把这房子租出去,每月收房租,这个租金所得就是你的被动收入。


有人还是不高兴,想要被动收入还得买个房啊?哎呀,被动收入可不单指房租。它包括很多内容——

第一类,“长期努力”类,比如说银行储蓄利息、基金保险债券股票的长期投资所得
第二类是“你是主人”类,比如个人住房商铺车子等租金、炒房、企业分红、加盟费等
第三类叫“知识改变命运”类,小说音乐艺术科研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出版要给版税,假如别人用了你的也要向你付钱。另外还涉及网络及IT的部分,你做了个网站,你写博客,这些都会创造广告收入和内容收入。
第四类是“天上掉馅饼”类,主要指捐赠这块,有遗产、捐款、红包、礼物都划在这块。

这样的话,你有两条路可选:
1花的少:省吃俭用,减少支出。
2赚得多:增加被动收入(渠道、数值)

比如,你有套房子,按照每月3001元的价格把房子租出去,而你每月开销不会超过3000元,这样就算得上财富自由了。
 
总而言之,财富自由不是天方夜谭,实现它还得从点滴做起。比如在掌上基金上购买某个低风险产品,或开启自己的定投计划,强制储蓄,让钱先来帮你生钱!

我也说一句
评论
点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