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组合构建中,如何规避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来源:好买商学院
2017-07-14 22:31

如果一个投资组合只配置了国内资产的话,即使是做了多样化投资也是无法完全分散风险的,这个不可被分散的风险就是系统性风险。

(一)系统性风险

系统性风险是指金融机构从事金融活动或交易所在的整个系统(机构系统或市场系统)因外部因素的冲击或内部因素的牵连而发生剧烈波动、危机或瘫痪,使单个金融机构不能幸免,从而遭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系统性风险包括政策风险、经济周期性波动风险、利率风险、购买力风险、汇率风险等。由于系统性风险不能通过分散投资加以消除,因此又被称为不可分散风险,用贝塔系数来衡量。

总风险由两部分风险组成,一部分是不可分散的系统性风险,另一部分是可分散的非系统性风险。

大家看下面的这张图,横轴是持有证券的个数,纵轴是投资组合的总风险。可以看到,通过证券组合的多样化,总风险确实在减少,但持有证券数量达到一定程度以后,总风险的减小就变得越来越不明显,最后趋于一个固定值。我们现在已经知道,这个不可被分散的风险就是系统性风险。

(二)系统性风险危害巨大

比如世界经济或某国经济发生严重危机、持续高涨的通货膨胀、特大自然灾害等,这都属于系统性风险,其对金融市场的打击是极其严重的。

由于系统性风险造成的后果带有普遍性,其主要特征是所有股票均下跌,因此只要是参与市场中的投资者都难免遭受巨大损失,人们争相抛售反过来又加剧了资产的暴跌,从而造成踩踏。

就拿最近的这次系统性风险——2016年初的熔断来说,该制度自2016年1月1日起实施,在短短4个交易日中熔断了4次,市场出现逾千股跌停,仅两个多小时就导致A股6.7万亿元市值飞灰湮灭。

其主要原因在于5%和7%的熔断临界点相对于A股市场巨幅的波动性来说过于狭窄,而过于狭窄的临界点又具有“磁吸效应”。也就是说,触发5%的熔断阈值之后,投资者惧怕暂停交易导致的流动性缺失从而提前抛售,这会像一块磁铁一样,将价格加速吸向7%的熔断阈值。

可见系统性风险一旦爆发,其带来的危害性巨大。无论是散户投资者还是机构投资者,当时参与其中的所有仓位都不能幸免于难。

(三)那么如何规避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呢?

1.提高警惕

当整体行情出现较大升幅,成交量屡屡创出天量,市场赚钱效应普及、人气鼎沸,投资者踊跃入市、风险意识逐渐淡漠时,往往是系统性风险将要出现的征兆。从投资价值的角度分析,市场整体估值处于历史高位的时候,虽然市场仍有可能惯性上冲,但此时的收益/风险比已经非常不划算,投资者一定要警惕系统性风险发生。

2.调节仓位

在市场运行的过程中,始终都伴随着不确定性因素,因此投资者需根据行情的发展情况来调整资金投入的比例。当市场不断上升,估值处于高位时,应不断将获利筹码兑现,降低自己的仓位。当市场长期下跌,估值处于低位时,应加大仓位,以买入更多的廉价筹码。

前面我们提到,系统性风险可以用β系数来衡量,而β系数又可以理解为仓位(β>1可以认为是加了杠杆的仓位)。投资者当然可以自主选择将多少资产放进“系统”里,放50%的资金在“系统”里,就代表该投资者承担了50%的系统性风险。所以当我们认为系统性风险较大的时候,降低仓位是非常直接有效的方法。

3.投向海外

我们还可以把一部分资金投向海外资产,甚至可以实现海外资产的多样化,以分散海外单一市场带来的风险。比如,我可以分散配置在美国、欧洲股市,以及一些黄金QDII上面。如此一来,我投向海外的这部分资产,就不在国内的这个“系统”内,也就规避了国内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有朋友可能会问,那如果遇到像2007年那样百年不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该怎么办?既然是全球性金融危机,这时候全球的大部分资产,特别是权益类的资产,可能都将遭受严重的损失,因为这个时候的“系统”,已经升级成为全球范围的“大系统”,只有持有大量的现金类资产和一些可能带来保值增值的如黄金类资产,才能规避如此大规模的系统性风险了。

 

更多内容记得关注好买商学院微信号(howbuyIE),好买商学院是好买财富旗下投资者教育平台,专业、好玩的理财学习和交流社区!

本文系好买商学院原创。未经原作者同意,不得转载。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我也说一句
评论
点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