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基金
货币基金就是专门投向货币市场工具的基金,投资范围包括国债、央行票据、商业票据、银行定期存单、政府短期债券、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债券、同业存款等短期有价证券。所以从投资范围就可以看出,货币基金的收益一般要比一年期存款利息高一些。
产生背景
说到货基收益率比一年存款利息高,就让我想起了货币基金产生的背景。在上世纪7 、80年代,美国正处在经济衰退和通胀较高的“滞涨”环境中。由于存款利率还赶不上通胀速度,所以人们手里的钱在不断贬值,导致居民存款越来越少。
银行为了吸引资金,推出了利息高于通胀率的大额定期存单。但是这种大额定期存单起始金额太大,普通人根本就买不起,再加上当时没有其他抵御高通胀的产品,投资者的需求一直无法得到满足。
这时,一位养老基金的分析师产生了一个天才的想法:我何不成立一个基金,把大量闲散的资金集中起来,然后购买大额定期存单,再出售给小额投资者呢?这样,小额投资者也可以拥有大机构才能获得的投资回报率了啊!于是,他在1970年成立了储蓄基金公司,历史上第一个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就这样诞生了。
发展现状
今年以来,由于流动性偏紧,货币基金收益不断提高。在6月末流动性最紧的时候,货币基金的收益率普遍达到了4%-5%,如此具有吸引力的收益,使得货币基金的规模也获得了爆发式的增长。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货币基金总规模已经突破了5万亿,比一季度末增加了1万多亿,也就是说有超过1万亿元的资产在二季度涌入了货币基金。其中天弘基金的规模最大,超过了1.5万亿元,仅天弘余额宝货币一只产品就有超过1.43万亿的规模。
货币基金的上半年行情绝对可以用“火爆”来形容,而反观股票型基金和债券型基金的规模变化不大。
总结其原因。第一,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在2016年表现不佳,投资者信心尚未恢复,风险偏好偏低使得资金停泊到风险较低的资产。第二,今年二季度叠加美元加息、银行MPA考核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等原因,市场的流动性偏紧,特别是二季度末,1年期同业存款利率高达4.5%以上,货币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区间为4%-5%之间,极大的吸引了资金的参与。
虽然说现在市场的流动性已经没有上半年那么紧,但是货币基金的收益仍然远高于银行的1年期存款利率,是基金组合中不可或缺的现金类标的。而且对于风险偏好最低的一类投资者,货币基金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如何选购货币基金?
首先,投资者应当根据自己的个人偏好和需求,选择货币基金的种类。风险偏好较低、寻求储蓄替代品的投资者可以选择传统开放式货基,其收益率高于定存,可获得长期稳健的收益。参与股票二级市场的投资者可选择场内货基,当行情清淡时,将账户内资金申购场内货基,其收益远高于活期利息。而且当行情来了的时候,也不会影响你的股票操作,随时可以卖出货基、加仓股票。
其次,不管是投资股票还是基金,收益率都是很重要的参考指标。对于货币基金来讲,有两个参考指标。一是7日年化收益率,也就是将平均收益转化成一年的收益。二是每万份收益,也就是每一万份基金份额可在当日获得的收益。它们都是很好的基金业绩参考指标。当然,由于7日年化率是一种短期对长期的估计,因此会受短期影响,投资者在参考这项指标时还要参考其历史趋势。
另外,货币基金分为A类和B类,A类基金的起投金额较低,一般在0-1000元之间;而B类基金的起投金额较高,一般在百万元以上。B类基金的收益率较高,不过门槛也高,因此,投资者在选货基时要分清。
好的,我相信各位小伙伴对货币基金已经有了较深刻的理解。至此,投资组合的标的篇也就告一段落,接下来是投资组合的筛选篇,讲的是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各种标的该如何选择的问题。欢迎大家继续关注。
更多内容记得关注好买商学院微信号(howbuyIE),好买商学院是好买财富旗下投资者教育平台,专业、好玩的理财学习和交流社区!
本文系好买商学院原创。未经原作者同意,不得转载。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