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定期的对自己构建的投资组合进行动态评估是非常有必要的。评估什么呢?主要是评估我们“雇佣”的基金经理和投资顾问的业绩,评估市场风格变化是否与预期相符。关于市场风格的判断和投资策略的选择,此前的筛选篇已有详细说明。
(一)业绩的本身不作为调整组合的依据
本课主要讲动态评估基金经理和投资顾问的业绩。显而易见,基金经理的业绩会对整个投资组合的净值产生影响,即便是我们按照不同类型进行了分散。根据投资组合的收益公式,我们已经知道,单个基金的影响力取决于我们投入其资金占比是多少,也就是这只基金所占的权重有多大。那有朋友就会问了,业绩评估的目的,是不是就是留下好的基金,减少或清空差的基金呢?
如果真的如同这位朋友所说的这么简单,那就好办了。关键是,很多时候,表现好的那只基金有可能是市场风格比较“配合”,而表现差的那只基金有可能还在“等风来”。而如果你保留了表现好的那只基金,很有可能因为市场风格的切换,他的未来表现会令你失望;而清空了的那只表现差的基金,很有可能风来了,而你却没有等到,割在了地板上。那如何避免以上这种尴尬的事情发生呢?
(二)了解与信任
好的投资业绩离不开你对基金经理的了解程度和彼此信任。只有你真正的了解这位基金经理,他的投资理念、操作风格,他的专业素养、做事态度,他针对某种市场情况会做出何种反应和应对方式,你才能知道他的业绩是怎么来的,未来将去往何处,否则你永远只是浮在表面看业绩。
浮于表面看业绩有众多弊端,其最直接体现在看过往业绩选基,如果你的入资和出资行为,仅仅依靠过往业绩,那无异于盲人摸象。因为你无法透过表象看问题,所以你就不知道某基金业绩好,是因为基金经理的水平高还是因为他的运气好,所以你迟早会犯“追涨杀跌”的错误。
只有你真正了解自己“雇佣”的这位基金经理(请参考此前文章《11 选择基金经理应注重哪些品质?》),而且确信他是位优秀的基金经理,你才能在他处于短暂困境时和他一起“荣辱与共”。
(三)评估的不是业绩,是预期差
业绩本身的好坏,不足以成为你聘任或解雇一个基金经理的理由。如果基金公司发生组织结构调整,基金经理发生变更,投资理念和风格发生变化,即使此前的业绩再好,也需要重新评估是否继续持有该基金。同理,如果短期业绩不佳,但是组织架构未发生变化,投资流程、投资方法得当,基金经理还是你精挑细选后相中的那个人,这种业绩不佳的情况就不会持续太久。
所以我们需要在投资组合构建后动态评估的,不是业绩,而是预期差。只有在投资者按照此前所有的投资组合系列课程的步骤完成投资组合的构建后,谈论该话题才有意义,否则业绩何去何从,预期何来?就更谈不上所谓的“预期差”了。
这个预期差可能来自于业绩的预期差,也有可能来自基金公司的预期差,还有可能是市场风格偏离了你此前判断的预期差等等。在所有的这些因素中,我个人认为,除了投资机构的组织架构、投资流程等的不利变化,以及基金经理的职业素养、道德素养出现了问题等这些最不可原谅的“硬伤”以外,最重要的因素还是要看基金经理是否坚持一贯的投资理念和风格,是否言行一致。
所以,做组合动态评估的时候,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找出那些和构建组合之前相比,在构建组合之后发生的异常的变化,或出乎你意料的变化。从而对其进行重新评估,判断该变化是否会给你的投资组合的未来表现增加不确定性,是否会对基金业绩产生负面影响,如果有哪项变化触及到了你的“逆鳞”,那就毫不犹豫的将该基金经理或投资顾问“解雇”吧!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好买商学院微信号(howbuyIE),输入“掌上基金”四个字的暗号,我们为您提供更系统的核心理财课程,读书等增值和特色课程,定期直播、问答,以及与导师一对一的沟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