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投资组合:价值投资真的能得到超额回报吗?
来源:好买商学院
2018-05-10 17:50

问题的抛出

本篇内容对应原书83-85页的内容,灵感来自作者对股价与业绩相关性所做的研究。有个很明显的不争的事实:巴菲特都市的超级炒家们无一例外的依靠价值投资理念取得了长期的卓越的投资业绩。我们不禁有个疑问,这是否意味着“遵循价值投资理念长期持有优秀企业,就可以获得超额收益”?

这确实是个好问题,在A股投资中,有多少投资者深陷迷雾与陷阱,看不清真正的价值。又有多少人用价值投资理念做到了长期稳定的盈利?印象中,一些长期信奉价值投资理念的国内投资界大佬,也会在风格频繁切换的A股中难以坚持,即使能够坚持下来,也必然承受了净值的大幅波动,以及心理层面的纠结。

至少对于我,一个A股股龄马上进入第11个年头的30多岁的年轻人来说,我的价值投资之路并不平坦。价值投资理念也尚未提升到信仰的高度,价值投资的实践过程中,也缺少了巴菲特的那份坦然,阶段性的产生了犹豫,甚至会做一些博取短期差价的投机交易。

而所有的这些纠结啊、波动啊、不信任啊,其实都来源于对下面这个问题的疑惑,这也是关于价值投资理念最核心、最关键的问题——

业绩好,市场表现就好?

——未必。就比如2017年大家都在讲价值、讲龙头、讲白马,其中市场关注度最高的当数贵州茅台了吧?然而,就是这么有价值的一只股票,在“限三公”和塑化剂事件后,从2012年到2013年底,陷入了长达2年多的震荡下跌。而就在16年四季度,茅台股价陷入震荡整理时,某研究员写“茅台市值将破6000亿”,还被市场怀疑“有为机构出货洗地之嫌”呢。

所以说,贵州茅台这样的绩优股,应该是大家所公认的了吧,已经不能再用“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来解释了吧?那为何绝大多数人都没买呢?即使你买了一些茅台,在持有茅台时它不涨,而其他众多的中小创、概念股一直上涨,你还会坚守所谓的价值投资理念吗?这些都是投资实践的时候需要考虑的事情。

赚不到钱,说明你没有信仰?

最近重温了很多价值投资的书籍,特别又是在这个以大为美、追求价值的2017年里,对固有的投资理念上的冲击着实不小。虽然我深知,从更长的周期和时长来看,这种“以大为美”的市场风格所占比重很小,也确实是目前的市场风格顺应了价值投资理念,从而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使得价值投资之风日盛。

继续以上面的茅台为例,既然从短期来看,业绩和股价有可能出现背离,那有人就说了:“如果我们像巴菲特一样,长期持有一只优秀公司呢?是不是就可以忽略中间的小幅波动,然后获取企业高速增长的收益了?”

这个想法很好,我也曾这样思考过,甚至有时认为:在我明知XX公司业绩如此好的情况下没有赚到钱,是不是就是因为对价值投资理念不足够的信任,是不是就是因为没有把这种理念提升到信仰的高度?就在近一两月,我还把巴菲特能够忽略“旅途中的颠簸”,视为是将价值投资上升到信仰层面的功效。

其实,这种想法是非常危险的。

抛开信仰不谈,我们回到正常的逻辑上来。

1.投资的目的是什么?赚钱。

2.价值投资理念能帮我们赚钱吗?巴菲特告诉我们:能。

3.为什么?因为长期持有优秀公司,能分享公司成长带来的收益。

好一个完美的三段论,逻辑看上去无懈可击。但往往不求甚解的想当然,才是最可怕的。殊不知,你已经深陷逻辑的误区,或者称为认知的盲区。说白了,你压根就没想到会有逻辑问题,更不知道你到底错在了哪里?

哦,长期持有优秀公司,就可以忽略旅途颠簸,最终获得公司高速成长的收益啦?这不是和“中国经济持续向好、高速发展,因此A股指数长期震荡向上”一样的一厢情愿吗?十年前的经济总量是多少?现在翻了数倍的情况下,大家再看看上证综指,不是依然没有超过十年前2007年的高点吗?甚至连当初指数的一半都不到。

所以说,业绩好的企业,和股价的关系,需得好好的论证一番。不能想当然的就认为,业绩好的公司,股票涨的也好。下节课,我将带着大家扒一扒,公司业绩和股票走势到底有啥关系?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好买商学院微信号(howbuyIE),输入“掌上基金”四个字的暗号,我们为您提供更系统的核心理财课程,读书等增值和特色课程,定期直播、问答,以及与导师一对一的沟通机会!

我也说一句
评论
点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