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1:老师好!现在中证500指数的百分位这么低,是不是可以一次性买入啊?因为即使定投最好的预期效果也就是百分位10%以下了吧。
答:
1)受内外部压力影响,今年市场持续出现调整。截止8月初,中证500指数市盈率跌至21.45倍,历史排位2%,正处于极度低估。
我们说过,当指数处于极度低估时,可以加倍抄底。因为这个时候已经足够便宜了,继续下探的幅度不会太大,加倍定投可以积攒更多便宜的筹码,摊低成本,待市场反弹时获利更多。
这个时候,一次性买入当然也是可以的。长期来看,指数肯定会上涨,而在震荡向上的市场下,一次性买入比定投赚的更多。
2)来看下历史相同位置下定投和一次性买入的比较。
回顾中证500指数的历史估值,和现在较为相似的时点是2011年12月,也是处于极度低估。之前虽然也有一段时间(2008.3~2008.11)处于极度低估,但由于数据太少、参考意义不大,不做测算。如果从2011年12月底分别开始一次性买入和定投,效果如何呢?
数据来源:Wind、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日期2007.01.16~2018.08.02,采用近10年数据计算
数据来源:Wind、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截止2015.08.31
注:1)定期定额,每月定投1000元;2)估值策略定投规则为:极度低估时(<10%)加倍定投,定投2000元;低估时(10%~30%)定投1500元;正常时(30%~60%)定投1000元;高估时(>60%)时定投500元。
可以看到:一次性买入累计收益率最高,为205%;而定期定额、策略优化后的定投累计收益率分别为155%、168%。同时,一次性买入赚得的收益也更多。
数据来源:Wind、好买基金研究中心,区间2011.12.30~2015.08.31
但仔细看后发现2个问题:
1)一次性买入你有这么多资金吗?如果你当时只买了20000元,即使收益率高达205%,但收益也只有41000元,低于定投。
2)2011年12月并不是中证500指数的最低点,不管是一次性买入、还是定投,初期都经历了一定的亏损期,虽然收益率差别不大,但从整体收益来看,由于一次性买入初始资金投入多,亏损金额当然也更大些,下图中也能看到。
数据来源:Wind、好买基金研究中心,区间2011.12.30~2015.08.31
综合来看,如果你资金量较大,且能承受较大的亏损(不排除买入后继续下跌),待牛市到来时,一次性买入会赚的更多。
——————
提问2:,老师,定投多少只基金合适啊,总想着东方不亮西方亮,一不小心就买多了,导致每只基金就分摊到很少的定投额度,这样会有什么风险或是弊端吗?
答:
1)定投3~5只基金是最合适的,不建议过度分散投资组合。
“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东方不亮西方亮”,指的是投资的资产相关性越低,总体面临的风险越小。但如果过于分散,持有的基金数目太多,不仅整体收益不好,投资者管理基金的时间和费用成本也会大大提升。即使是定投,也还是要经常检视基金的。
并且,基金本身就是一种投资多只股票从而分散风险的投资标的,而定投这种投资方式本身也有降低风险的功能,层层分散下来,如果过于分散在多只基金上,让风险进一步分散下、也会让收益下降。
2)如果你担心结构性行情,买的基金不赚钱,那么建议你定投宽基。
因为主动管理型基金有可能持有相同的股票,这就无法达到真正分散风险的目的,而在指数基金中则可以挑选出风格、标的完全不同的基金,比如沪深300代表大盘、中证500代表中小盘,它们的成分股完全没有交叉。
以宽基指数大中小盘的搭配为组合的核心部分,再搭配1-2只低估的行业或主题指数,就可以在分散风险的基础上增加收益了。
——————
提问3:既然标准基金定投是沪深300+中证500+港股,那么机器人里面为什么还要有50-55%配置债基?比如博时,其他公司定投组合也往往配债基,为什么配?自己单独定投,不配债基也行吧?
答:
1)先来回答为什么机器人配置债基。
首先,机器人更注重大类资产配置,秉承着“东方不亮西方亮”原则,永远获取绝对收益。除了股票类资产,债券类资产肯定是要配置的。并且,机器人根据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的不同,分了18个档,每个档的股债配比都不同,方便投资者选择适合自己的组合。
其次,从夏普比率的角度来考虑,配置债基,长期来看组合的收益会更稳健,这比单纯的只投股混基、追求高收益更有效果。
另外,机器人可以一次性买入,也可以定投,具体看投资者的预期风险收益水平和财务状况。如果机器人组合里只有股票类资产,一次性买入的话,一些风险承受能力低的投资者就不合适了。
以机器人股债5:5组合为例,业绩比较基准=50%*中债企业债总指数+50*沪深300指数。通过成立以来的收益率曲线图可以看到,组合的收益更稳健、波动更小。如果只投股票,即沪深300指数,股市表现好的时候收益很高,但一旦股市转熊,回撤会很大。
数据来源:Wind、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数据区间2013.11.29~2018.07.20
2)其它公司定投组合也配置债基,也是同样的道理,目的是更好的分散风险。
虽然与一次性买入相比,定投的风险更小,但当市场表现不好时,定投账户亏损幅度还是很大的(亏20%、30%也是有可能的),这个时候就需要债基来降低整体波动。
对于个人单独定投,如果能承受得住市场的波动,建议只配股混基即可。原因是债券型基金波动小,分批买入摊平成本的效果较弱,定投的效果不大。
当然,如果你想从资产配置的角度分散风险,也可以配置些债基,建议少配一些比例。
——————
提问4:是不是估值越低需要坚持的时间越长,定投24个月是固定的吗?
答:
1)不一定的。估值高低和需要定投多长时间没有关系。
以沪深300指数为例,把时间倒推到2014年6月底,当时沪深300指数市盈率是8.26倍,估值历史排位在2%。可以说,是极度低估了。如果这个时候开始定投沪深300指数,收益会如何呢?
数据来源:Wind、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数据区间:2014.6.30~2018.07.20
可以看到,刚开始定投,收益率就为正。紧接着,市场就迎来了牛市,在2015年牛市顶端最高获利64%!而这期间仅定投了不到1年。
2)定投24个月不是固定的。如果从资金利用效率的角度出发,定投20次左右是比较适合的。原因是,定投20次后平均成本“钝化”,摊平成本的效果减弱,定投波动的形态越加趋近于一次性投资,最后变成了“靠天吃饭”。
因此,我们建议定投次数控制在20次以内。如果是按月定投,那么定投的时长最好不要超过两年。但实际上,定投在20次以内解决战斗是有一定困难的。原因在于市场行情和目标收益的不同。
牛市中,可能很快就达到了止盈点,这个时候要特别注意止盈,不要“恋战”!而弱市和熊市行情下,即使定投的平均成本已经很低,但如果市场一直不给力,也是无法获利并止盈的。这个时候,即使定投2年后没有达到目标收益,也不要停止定投,而应该坚持,待市场反弹获利了结。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定投2年后,依然没有达到你设定的止盈目标,有可能是定投标的波动太小,此时一般会建议结束这笔定投。小赚当然更好,小亏也要出去,因为波动小的标的是不适合做定投的,而且你越往后投,随着平均持仓成本的钝化,就越难获利。建议结束掉这笔定投之后,选择波动较大的标的,重新开始定投。
——————
提问5:时下亏得绝望了,惨!定投的指数亏了十几点,持有的主动基金更惨,割吗?
答:
1)时下亏得比较多这个和当前的市场整体情况是有很大关系的。
今年以来的A股市场,经历了从年初“十连阳”到2月初美股大跌引发的大幅度回调,3月份中美贸易战爆发市场继续向下到5月份消费股反弹再到6月份贸易战升级再度大跌,在如此“过山车”似的波动中可以说是一路震荡下行。
数据来源:Wind,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数据区间:2018.01.02~2018.07.20
上半年数据显示几大指数都出现了明显的下跌,代表大盘股表现的上证50和沪深300在上半年分别下跌13.3%和12.9%,代表中下盘股表现的中证500更是下跌了16.53%,创业板指在2-3月上涨行情之后又遭大幅下跌,半年来下跌8.33%,可见市场是普跌的状态,所以定投的指数亏损也算是迫于“大势”的正常反应。
2)经过一段时间的筑底,市场还是会迎来反弹的,所以只要指数本身估值合理,建议继续定投,如果定投了中证500、创业板指这类估值处于历史低位的指数,遇到下跌行情还应该增投来进一步摊低成本。
数据来源:Wind、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数据区间:2018.01.0~-2018.06.30
3)由于大中小盘各类市值风格都还没能产生趋势上涨的行情,市场总体震荡普跌,所以今年以来股票仓位较高的权益类基金无论是成长型还是价值型都还没有突出的业绩表现。
我们从上半年的偏股类公募基金业绩就可以发现,回报在-10%~0%和-20%~-10%这两个区间的基金最多,大部分偏股基金在上半年业绩告负。不过如果以沪深300为业绩基准(上半年的跌幅12.9%),有85%的偏股基金跑赢了沪深300,说明如果消除系统性风险,大部分偏股基金还是能通过主动管理获取超额收益的。至于要不要割肉,还是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如果基金过往业绩稳定、基金经理没有更换、风控没有出现问题,基本面良好,只是因为市场因素带来的下跌,还是继续持有等待反弹吧。
数据来源:Wind、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数据区间:2018.01.01~2018.06.30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好买商学院微信号(howbuyIE),输入“掌上基金”四个字的暗号,我们为您提供更系统的核心理财课程,读书等增值和特色课程,定期直播、问答,以及与导师一对一的沟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