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庆先生拥有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经济管理双学士,清华大学管理工程硕士,法国巴黎工程师学院MBA。李家庆先生于1998年加入联想,2001年加入君联资本的前身,十多年股权投资经验,对TMT、医疗健康和消费领域有深刻理解。曾经主导、参与投资安硕信息(300380)、一心堂(002727)、拉夏贝尔(603157)、安洁科技(002635)、迎驾贡酒(603198)、康龙化成等公司。

君联资本李家庆:从“君联打法”看消费升级、AI、物流供应链的创新机会

 

2018年5月13日,好买财富股权投资年度峰会完美收官,峰会现场大咖云集,共享股权投资盛宴!


 

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李家庆,与现场投资者零距离分享《股权投资助力新经济》,畅谈未来股权投资领域的创新趋势和投资脉络


 

 

精彩观点抢先看

l 技术进步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这两个因素的推动之下,我们认为中国新经济发展的窗口、空间依然巨大。

l 消费升级并不是简单的东西变贵了,而是让大家随时随地用合理的价格享受到更好的服务,并在这个背后体现科技的力量。

l 我们在寻找投AI技术公司的时候,除了横向的技术创新,很重要的一点还要关注对于垂直场景应用的落地能力、价值创造能力。

l 当一个产业链来临时,我们把产业每一个细分环节中可能孕育的技术、创新和具有一定投资价值的企业,提取出来研究分析,用产业思维来做投资的布局。

l AI技术企业的风口是否可以继续刮下去,在于执行、落地,是否可以对企业客户、个人客户产生价值,而不是单纯炒概念。

l 跨境投资,中国的产能和技术能力、人力资源渗透到海外,在未来510年一定会发生。

l 作为投资人来说,我们不能忽视红利,要借势,把各种红利抓在手中创造价值。但要实现更大的价值,我们就要考虑当这些红利消失时,我们还剩下什么?

 

以下是李家庆演讲现场实录:


 

非常高兴有这样的交流机会,每年杨文斌都会召集大家一起探讨,可以结合过去一年所做的工作与大家分享,让大家知道我们怎么做,如何看待今天的机会和挑战以及接下来如何做,这样才能系统性的捕捉一些未来在中国市场中的主流投资机会。

多数好买投资人对君联资本都有一定的了解。因为好买作为君联资本的投资合作伙伴,在过去几年时间里,也参与了君联多个基金。君联资本成立于2001年,到今年第18年,管理17支基金,总规模超过350亿人民币,到今年年底会接近500亿,所投项目接近450家,约62家公司在不同的资本市场上市。我们主要的投资领域,也是稍后我要讲的,包括TMT及创新消费、专业服务、智能制造、医疗健康等方面的投资机会。

 

继续寻找未来十年的创新红利

今年外界看到中美之间的贸易冲突、国家对芯片产业、先进制造领域里,中国先进制造2025在这个市场当中所引发的变化,无论是对于我们自身,还是对于其它市场、国家的警惕性,其实都有其必然的发展趋势。中国的经济在过去1520年、30年间,充分享受、利用到了整个全世界的开放,全球社会化分工,这个过程中通过内部改革,充分调动起生产力和生产资料的利用效率,中国是非常大的受益者。

当一个国家发展到一定的情况下,当体量大到一定的程度,单纯强调比较优势或者是体量、规模上的成长已经不够了,确实需要在内生的、外延的方向上更多地强调一些创新性,更多地强调价值创造的过程。这也是为什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方面保持相对领域的比较优势,另外一方面,越来越强调对于科技、创新方面的重视。也就是说,以前我们所强调的红利,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中会逐渐消退,我们要找到一些新的比较优势的点,从哪里找到新的红利、找到新的创新点?这是我们非常关注的。

技术进步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这两个因素的推动之下,我们认为中国新经济发展的窗口、空间依然巨大。

 

消费升级的背后要体现科技的力量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所说的新经济,也就是创新或者创新驱动模式下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会在一级、二级市场当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包括也分不同的领域谈,对需求升级和产业链重构,非常有意思的,大家说所谓的需求升级,以前是一二线城市消费的东西,现在三四线城市消费,以前便宜的东西现在变贵了,这是不是消费升级?

其实不是这样的。而是说能够让大家随时随地用合理的价格享受到更好的服务,并在这个背后体现科技的力量。需求升级,有一个大前提是整个技术的升级,产业链每一个环节重新拿出来,用技术改变,再用新的模式组装起来。

大家都有深刻体会,今天的微信,包括手机购物,包括打车软件等等。这些技术的创新带来的是商业模式的变化、产业链每一个环节的重新构建,从而形成新的商业模式。包括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推动产业链的重新构建,建造新的商业模式,而不是简单的替代人。只要你觉得这个东西不太好、不方便,或者是价格和性价比不够,其实背后都孕育着产业链重新构建的机会。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如何落地是关键

2001年到现在,无论今天是O2O,明天是互联网金融,后天是人工智能,我们每个基金都会有1/31/2投入偏技术创新的企业,而这些企业,可能是消费者短时间内无法体会或者是接触不到的,这里面包括大数据、云计算和AI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对于企业IT服务里面的渗透。

我们经常说ABCD(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在我们看来,ABCD其实都是横向的基础设施、应用底层,纵向还是要结合教育、金融、医疗、零售、自动驾驶、交通,所有垂直行业中与横向基础设施,或者说横向的底层应用技术结合起来。

作为消费者或者使用者,你看到的是两者结合之后的效果,而不是简单地说人脸识别是人工智能,或者一个机器人就是人工智能,我们不是这样理解的。我们更多地是从如何结合、如何落地,如何产生新的数据、新的链接方式为客户提供价值,从这个角度去解决问题。相应的寻找我们投资标的的时候,除了横向的技术创新,很重要的一点还要关注对于垂直场景应用的落地能力、价值创造能力。这是我们作为投资机构的基本视角。

 

用产业链投资模式布局新能源汽车数十万亿市场

智能制造,不仅是过去35年,在未来的58年甚至10年的时间里面,智能制造一定会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我们看到终端需求的拉动,比如新能源汽车,大家可能觉得装一个电池就可以了,但其实与它相关的车辆材料轻型化问题,隔热散热的问题,包括辅助驾驶、自动驾驶相关的传感器的问题,再加上电池等,长期来看里面可以做的东西是数十万亿的规模。

这样的产业非常值得我们去做,虽然我们投了一些企业,但我认为还是太初级。比如早期产业还没有开始时我们就投资它的生产设备,因为所有这些产业所带动的上游制造设备,要首先完备。二是投材料,正级材料、负级材料,电解液、隔膜等等。三是投资电池,像宁德时代等。四是投资整车,五是投辅助驾驶、自动驾驶,六是车后服务市场。所有这些串起来,作为投资公司而言,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基金而言,这是非常典型的产业链投资模式。

当一个产业链来临时,我们把未来5年、8年、10年,每一个细分环节当中可能的发展节奏、规律以及中可能孕育的技术、创新和具有一定投资价值的东西,我们把它提取出来做分析,我们用产业思维来做投资的布局,这是非常典型的君联打法。

我们投资的时候,首先画一张地图,这些图中的内容已经是过去式,潜在的地图要比这个大很多,未来的市场还很大。我们认为这个产业未来发展的基本脉络,就是设备-材料-电池-整车-辅助驾驶-自动驾驶-汽车后市场-后面的运营

 

大数据时代的问题不是没有数据,而是如何使用数据

偏软的一块,就是信息技术的部分。在B2B企业信息服务领域,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基础架构,涉及到存储、传输和数据库的安全;二是数据应用部分,有可能是SAAS,也就是为企业提供软件服务。

今天数据量越来越大,到处都有摄像头,今天人发生一个动作都会被数字化,被收集、传输回来。今天的问题不是没有数据,而是数据量太大,大到不知道怎么使用。比如公安系统,每时每刻,无论是交通、酒店还是医院、公民信息身份证、工商等等,都有大量的数据。满大街的摄像头也在抓拍,各种各样的数据,有文本数据、图片数据、视频数据、音频数据等等,这就需要一个大平台,各种形式的数据汇总上来,进行快速比对、分析。

数据的应用,会直接提升金融、教育、安防等各领域的效率,但背后藏着的远远不是一个摄像头那么简单的问题。摄像头只解决信息的收集、感知,但最后要出来结果,产生价值,背后做支撑的是大数据及分析等。

 

AI技术公司风口是否可以继续刮下去,在于商业执行和落地

此外,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算法和垂直行业的结合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大家炒概念,通用技术层面的东西。第二阶段,这个风口还可以继续刮下去,大前提是它一定可以落地,必须要和刚才所说的医疗、自动驾驶、教育行业、金融行业等结合,看到商业化落地结果。

比如说做AI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往往是一个AI技术公司到了银行,首先接触科技部门。科技部门每年有一定的预算来做项目,于是科技部门和AI技术公司进行合作,产生收入。这个东西要到第二阶段,是银行与业务部门交流,业务部门是否可以接受科技部门的项目并运用到市场营销、放贷、风险管理控制、资产价值评估等,所有的这些要和实际业务结合,才可以对银行客户最终的业绩产生实实在在的带动、影响。

大多数的公司会停留在第一阶段,无法走到第二阶段。如果说走不过去,这就是泡沫。走得过去,我认为还可以理解为可以继续存在的风口。风口是否可以继续刮下去,在于执行、落地,是否可以对企业客户、个人客户产生价值,而不是单纯炒概念。

 

大数据和零售场景变化,推动物流供应链爆发

物流供应链,近两三年会持续热下去。前一阵子货车帮、运满满两个公司合并,一级市场募资19亿美金,估值已经有60亿美金,大家很难理解。有没有所谓的泡沫?我认为有。但为什么这个地方会出泡沫?很简单。一端是刚才所提到的云、大数据在推动,另外一端是新零售、京东的无界零售、微信社群电商,需求端的场景在快速发生变化。

无论今天是O2O还是B2C,还是微信电商或者是盒马鲜生等全渠道新零售电商,中间没有强大的物流供应链,做不出来。我们经常看到这些服务,三小时达,明日达,生鲜或者是日杂,可以打包一起送到家里,可以有问题退货或者是想退就退等等。一个东西卖出去简单,要退换货或者是维修,挑战巨大。这也就是为什么两三年来大量的资金进入物流供应链行业。

每个盒马鲜生的店就是一个前置仓,仓店结合。我们投资了京东物流,京东要做到提前预测,任何一个时间、任何一个地点,什么样的人会发起购买,他需要上游品牌商提前根据他的预测配到前置仓。当你发起购买时,货物一个小时、三个小时到家,其实背后是大量的物流供应链和数据分析在支撑。物流供应链肯定会持续投入,这也是我们重点布局的一个领域。

此外,大家看到的是消费端的物流供应链,还有生产端的物流供应链。不同的垂直行业会有不同的机会,比如我们投资的一个企业,是全国最大的危险品、化学品,仓、配一体化的物流供应链公司。这些东西,是京东物流、菜鸟、顺丰都做不了的。垂直行业里面,医疗的物流配送供应链,IT消费电子领域的物流配送、化学品、冷连的物流配送等等,机会有很多,中国在这方面的投资机会很大。

 

从前难以想象的跨境投资正在变成现实

未来五年,我们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投资主题,就是跨境。

在中国,所谓的国际化公司有几个?可以把货出口到美国、欧洲,这不叫国际化。国际化的公司,从组织结构,研发、生产、销售,包括员工组织,企业文化要是国际化,要渗透到海外。中国的产能和技术能力,包括人力资源的溢出,在未来510年一定会发生。

美国,今天在全球的影响力这么大,很简单,它们是国际化。而中国到今天没有几个国际化,即便是阿里巴巴、腾讯,它的文化及所有的体系,远没有到所谓的国际化。但是未来,国际化一定会发生。

这也就是为什么从3年前我们投资韩国,把韩国的消费品引到中国。投资韩国的消费、文娱和人工智能+医疗。我们在国内也投了人工智能+医疗,但是国内这部分的数据性不够。韩国5000万人口,20003000万人的完整健康数据和诊疗数据集中在韩国的4大医院中。我们投资一家公司与这4个医院合作,他们跑算法,中国这边同时跑,两边同时跑数据,来做互动、应用。还在中东投电商,在印尼投金融和印尼的消费。

还有另外一个趋势,越来越多的老外跑到中国创业。以前,我们经常说中国人跑到海外。现在德国人跑到中国做汽车,我们投资了FMC,这是宝马的团队,把家搬到中国在中国创业,自己掏钱在中国创业。还有韩国人跑到苏州创业,中国要建立自己的半导体工厂,建立自己的面板厂等等。这在以前我们很难想象,但却是我们看到的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

跨境、出海的模式结合,未来一定会在整个一级市场投资中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大势所趋。但作为我们,我们投资的公司,我们要支持一些企业真正的出海,到海外面对当地的竞争对手,面对BAT在海外的代理人,直接竞争。像我们在中东市场投资的一家电商公司,在海湾五国都是第一名,移动电商它可以超过阿里、亚马逊,在当地它是第一名。原因也很简单,今天的中国是高速公路,但那边是十年前的中国,还是沼泽地,物流、供应链、支付等等都不完善,还处于早期开垦阶段。等到他们做完了,在这五个国家的销售超过50亿人民币,它是绝对的第一名。即便是BAT之后也很难逾越它,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机会永远存在。

 

我们要思考,当政策红利、流量红利退去,我们还剩下什么?

无论是出海也好,跨境也好,还是一些技术创新的层面上,或者说先进制造层面上,这些机会都存在。我们对于未来510年的投资机会非常乐观,但是你也要清楚,不要跑到别人的地里。

只做互联网,只做C端,只做流量驱动型的东西,而且还天天惦记着从腾讯微信里面往外淘东西,总有一天,腾讯和阿里一样,因为我们看到大多数的创业公司,依附在腾讯上面,现在的微信互联网创造了一个生态。除了从中掏流量建自己的商业,你可以为腾讯微信价值提升创造什么样与众不同的价值?如果没有,它就是一个生意。如果有,就有可能变成另外一个和微信生态互补的价值平台,这也是今天的拼多多、云集在思考的问题。

微信的流量,社区、社群,这是一个红利,包括新能源汽车等,无论是政策红利、流量红利,还是区域间的时间差红利,这些都存在。作为投资人来说,我们不能忽视红利,要借势,把各种红利抓在手中创造价值。但要实现更大的价值,我们就要考虑当这些红利消失时,还剩下什么?是物流供应链?设备制造的技术、专利?还是独有的客群?

有时候,这就是我们投资上的终极问题。

 

版权声明:未经好买财富授权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和观点,包括不得制作镜像及提供指向链接,好买财富就此保留一切法律权利。

合规后才可以观看

取 消
预约理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