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买说:面对近期市场回暖,各种旨在推出明星的“实盘大赛”,赛而优则私。笔者觉得,这种比赛可以缓行,投资并非竞技体育,实盘大赛会助长投机思维。选基金时不要过分关注业绩,人品应当才是是最重要的因素。

今年市场回来了。这个回来,除了业绩大幅上涨把去年亏损的弥补回来,还有各种炒作也回来了,“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有基金经理告诉我,量化交易重新有效,就是因为交易结构回到了2017年以前类似的市场。君和王国斌对今年市场有个很有意思的比喻:一条河里干了很长时间,一点点水流进来的时候,浮起来的先是垃圾。只有水越放越多的时候,小船大船才慢慢的浮起来,然后才能往前走,垃圾就没人关注了。除了市场是这样,基金市场也是如此。比如,各种旨在推出明星的“实盘大赛”,赛而优则私。笔者觉得,这种比赛可以缓行。

投资不是竞技体育

投资活动和消费活动最大的区别在于,消费在买与卖完成的一刹那,绝大部分交换已经完成了。但是,投资在买与卖完成的一刹那,真正的交换才开始。投资者用管理费、用业绩提成来“购买”管理人的管理能力。而且,投资是一个结果比过程显著重要的行为,长期业绩胜于短期爆发。

实盘比赛往往周期一年左右,期间为了造势与热度,周冠军、月冠军、季度冠军,信息打击的密度越细越好。短期好的,长期未必好,甚至,短期好的长期大概率不好。为什么这样呢?短期市场往往由事件、主题等驱动,长期由企业业绩趋动。为了比赛,在投资上往往剑走偏锋,组合缺乏包容性。历史上,借道这种打擂方式上位的基金结局都不太好,比如“三秦股王”、某程序化基金等。有实盘大赛以来,创造的各种大大小小的冠军已然不少,但在市场中幸存的并发展壮大者几乎不见。

实盘大赛助长投机思维

实盘大赛业绩往往都比较惊人,也只有惊人才能取得吸引眼球的效果,但是越反常的业绩,越是说明存在着幸存者偏差,是一个小概率问题。像今年的行情,不难看到一些实盘大赛的选手,已经取得几倍的收益。在投资收益的分布上,有一些是常识。比如,以十年收益为例,年化收益在30%以上,几乎是极限,年化收益在20%以上的水平,至少可进入前百分之十。那么为什么“一年翻倍者很多,五年一倍寥寥”?很简单,在一些年份亏掉了。也就是买短期涨得猛的基金,未来亏的概率也大。

再往深里一层说,业绩持续性差,原因在于方法持续性差。看一些“高手”的言论,很像一个段子:有个电梯,里面坐了几个人,一个人不停地原地跑,一个人不停地做俯卧撑,还有一个不停地用头撞墙。电梯到了顶楼后,里面主人问他们怎么上来的,一个说我跑上来的,一个说我做俯卧撑上来的,一个说我拿头撞墙上来的。

选基金不要过分关注业绩

现在的公募偏股基金个数已经超越股票个数,私募基金比公募数量更多。从海外市场来看,大部分资金投资股票是通过基金这种形式。选择一个基金难度也挺大。就笔者的经验而言,最容易看到的业绩,往往不是买基金中最重要的因素。

投资基金就是选一个财富管家。人品是最重要的因素,在基金经理就是职业道德。如何去看呢?看他过往的经历,听他过往的谈话。在费率结构上,也可以看到一些线索,是有利于投资者呢?还是有利于个人?公司的股权结构、投资经理的薪酬激励制度很重要。投资是一个轻资产的行业,人是核心。好的制度激励充分,而又不鼓励过分冒险。投资方法的可持续性也是关注重点。说的和做的一致,方法稳定,虽然有进化,但从未远离。好的基金,业绩足够长,在牛熊市中都存活下来,且没有飘移。

    从买基金的成败来看,拿得长比选得好更重要。拿得长就是因为了解足够多,“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实盘大赛把目光更多引向了一维的业绩,而且是短期的业绩。“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败则倾”,基金都有波动的时候,冲着业绩去买,就容易在低谷时卖,有时候可能仅仅是无法回避的市场风险,最终造成投资的失败。

上一讲 下一讲

 

 

 

取消 回复评论 发布

还可输入200

合规后才可以观看

取 消
预约理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