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买说:A股资本市场将近3800家上市公司,想要从中获得长期回报并不易,如果没有理解清楚事物的本质,盲目追涨杀跌,那最终可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汉和认为,只有忽略短期因素对于股票价格的扰动,坚定地和优秀的公司共同成长,才能获得长期最大化回报。

纵观A股资本市场将近3800家上市公司,想要从中找到合适的投资标的,并紧密跟踪,最终获得长期回报,是一件非常复杂和困难的事情。然而,根据中金公司2019年财富白皮书中的数据,自2003年至2018年,A股市场参与者持有市值占比最高的是个人投资者,而机构投资者作为一个整体,虽然占比在近几年稳步提升,但2018年机构投资者持有市值占比依旧不足50%;对比美国资本市场2018年投资者持有市值结构,机构投资者占比高达93.2%,个人投资者占比仅不足7%。

这里我们不禁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对于权益投资这件非常复杂和专业的事情,国内个人投资者占比会如此之高呢?到底是什么因素在支撑个人投资者对于自身投资能力的信心?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尤其是不具备专业投资能力的个人,真正正确的做法是什么?本文将围绕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一、认知层面:形式VS本质

在人们的认知中,通常把自己无法通过简单培训学习和实际动手操作就能领会的内容,归类为复杂问题。例如医疗问题,不难发现,在医疗领域中,如果一个患者发现自身不适,且不谈那些一看就非常紧急需要直接就医的发病状态,单就日常病痛来说,患者本身很难通过直观的视觉及触觉就判断出问题根源所在,因此患者的第一反应就是寻求医生的经验以及现代化医疗设备去解决,对于疾病的分析和治疗也就自然而然地被归类到复杂问题的范畴。

相反,从形式上看,对于权益投资这件事情,不需要专业的设备,看似也没有复杂的知识技能资格要求,只要去开个账户就能操作。对于投资结果的感知,也是非常直观和简单的,投资者每时每刻都能直观地看到股价的波动,并计算出每时每刻的得失。即使是流动性较差的投资标的,也可以通过及时的新闻、网站论坛的各种评论、相似投资标的近期成交价对比等各种方式得知投资的损益。所有这些“表面”现象难免给普通人造成的一个感觉,认为投资都是简单问题。

然而权益投资表面上看起来只是价格的起起伏伏,但其背后所代表的是市场对于每一家上市公司现有的业绩、规模、市场地位、未来的业务前景、增速预期、管理层意志、市场预期等众多因素融合之后做出的综合评判,而非简单、通用的指标可以测算。

从认知角度来看,区别于一般事物的普遍情况,权益投资外在表现与内在本质之间存在巨大反差,往往容易给普通人造成迷惑。

二、投资方法论层面

中国从“神农尝百草”开始就已经开始了医学研究,而西医从“文艺复兴”以后也开始了由经验医学向实验医学的转变。从医学出现的时间来看,几千年的时间跨度足以让人们相信它的科学性与可靠性。而现代创新药更是要经历近10年的研发以及近万次的临床试验才能得以上市,对药物的疗效与副作用的认知几乎是100%确信和明确的。患者也非常信任现代医学的成果,愿意按照医生的判断和指导意见去认真执行。

反观资本市场,由于其出现只有100多年的时间,与医学、药学可以用长时间的知识经验以及实验次数去验证成功率相比,权益投资似乎并没有一条可以适用每时每刻的“必胜工具”。每过一段时间,我们听到的“有效”投资方法、看到的不同概念板块或是行业轮动、关注的时事焦点等等都在变化,投资者似乎没有看到一成不变的准确方法,因此并不像“患者”听从医嘱那样,愿意去相信某种投资方法,甚至一些投资者更倾向于自己去摸索新的方法去获取收益。

在这里我们不认为自己去摸索新的方法是错误的选择,问题的关键在于面对复杂问题应该怎样处理。还是用医学来说,无论是中医医学还是西医医学,无论是经验传承还是设备更替,所有这些努力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了解清楚病理本身,而后才能找到对应的处理方法。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要认清问题的本质,问题的本质是“道”,解决问题的手段是“术”,正所谓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正是因为正确的投资理念和方法论的长期缺位,也导致了很多投资者不得其门而入。

三、投资结果

如果有病而不得医,其后果非常简单,也非常严重,所有患者都不愿面对不好的结果,所以自然而然地都选择主动就医。

同样,对于权益投资来说,如果没有理解清问题的本质,造成的损失或者错失的机会是非常巨大的。

首先,如果投资者没有意识到买入一只股票就是选择一家上市公司,那就更容易去关注短期市场的走势,加大对短期市场波动性的疑虑,而不能从企业发展、价值提升的角度去思考长期的投资逻辑。也正是因为短期因素可能会导致股价大幅波动,加大了投资者对于短期亏损的担忧,所以大部分投资者只愿意将很少一部分闲置资金投入于股票市场。这带来的结果是怎样的呢,假设大部分闲置资金100万元,全都投入于年化5%的理财产品中,经过30年,那这100万元只会变成432万元,而假设权益类投资以年化19%的收益率来计算(巴菲特先生1956-2017年化收益率),以100万元作为本金去投资,同样经过30年,那最终资金量将变成1.85亿元,这是对人生财富状态彻底的改变。对于权益投资本质的理解是否清晰,带来最后人生财富状态的差异是非常巨大的。

同样的,过于在意短期市场的热点概念、行业轮动、新鲜的策略,那最终投资结果的不确定性无疑是相当巨大的。我们之前做过的金融实验也清晰地验证了这一结论,从2008年至2017年如果每月都买入上个月换手率最高的50只标的,经过11年的持续操作,如果以100万作为本金,11年后将只剩下9万,几乎是全部亏损。这个简单的金融实验完美地诠释了,如果没有理解清楚事物的本质,就去追逐热点,盲目追涨杀跌,那最终可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对于事物的本质没有足够深刻的理解,无论是放大其风险或是低估其风险,最终错过的重大机会或是造成的重大损失,都是非常巨大的。

四、应对之道

综上所述,要避免对于权益类投资的认知不足,避免方法论的缺失,获取权益类投资的长期收益。就应该尽力做到认清事物本质,做到理性投资。

首先,在认知的层面。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对于权益类投资也一样,无论采用怎样的投资策略或是投资方法,一定要和权益投资的本质相契合,不能被价格波动的表象所迷惑。

股票本质上是上市公司的一部分。就像我们公众号曾经的文章中提到过的例子那样,从1900年到2017年,118年的时间,如果最初用1美金去投资黄金,那118年后最终得到的是10.35美金,如果去投资债券,那118年后得到的是41.13美元,而如果去投资股票,那118年后将得到1.3万美元,这背后造成如此巨大差异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经过历史的验证,只有股票才是长期收益率最高的品种?正是因为股票背后代表的是一系列推动经济发展的公司,无论是美国60年代的石油经济带动,或是90年代中期零售业的春天,再或者是本世纪兴起的互联网产业,每一个时代背后的财富创造者都是相应时代最优质的一批企业,企业本身价值兑现需要时间,只有忽略短期因素对于股票价格的扰动,坚定地和优秀的公司共同成长,才能获得长期最大化回报。

其次,在方法论层面。充分认识股票价格的长期趋势由其内在价值决定,就是要坚定的做到长期价值投资。对于一家上市公司的分析,涉及诸多方面,无论是公司业务模式、产品竞争力、管理层意愿、产业链上下游以及行业竞争格局等分析,还是横跨全球市场的对比分析,亦或是对于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判断,这些分析工作都是非常专业和复杂的,并没有某一条捷径或者某一项公式、指标可以让投资回报唾手可得,再加上上市公司数量上千家,而市场又是在不断变化中的,买入了一个标的,还要在买入之后不断跟踪、分析、判断、与上市公司取得联系等等。 

第三,在应对的层面。投资者应该明确权益投资是一项复杂而专业的事情,其中没有简单的捷径和技术手段可以完全判断和预测出价格的走势。不同类型的投资者应该采用不同的方法。对于专业的投资者而言,应该持续打磨和完善自己的投研体系,坚定做到知行合一;而对于那些不具备专业技能的投资者,要想获取权益类投资的长期收益,则应当效法我们对于医疗、法律、教育等一系列专业事务的同样态度,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员。

 

 

 

取消
发送

合规后才可以观看

取 消
预约理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