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已经成立运行的科创50ETF类似,科创50ETF联接基金也主要跟踪科创50指数,采取完全复制、被动投资的策略。两者主要区别在于:
一、投资对象不同:科创50ETF以科创50指数成分股(股票)为投资对象;科创50ETF联接基金则以科创50ETF(基金)为投资对象,其中规定投资目标科创50ETF的比例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的90%。
二、交易场所不同:科创50ETF是一种特殊的开放式基金,只能用股票账户在场内(交易所)买卖或申(购)赎(回);而科创50ETF联接基金采取的是场外交易的方式,投资者可以通过银行、第三方平台等渠道办理申赎。
三、定价机制不同:科创50ETF在场内交易时价格实时变动,投资者日内买卖可以有多个成交价格,办理申赎时参考收盘价;而科创50ETF联接基金每天只有一个净值,投资者只能按照净值办理申赎。
科创50指数(全称“科创板50成份指数”)由科创板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50只股票组成,并设置三个月的定期调整机制来确保指数的代表性;目前最新的50只成分股合计市值占到科创板229家公司总市值的 47%。(数据来源:Wind;取值时间:2021.2.22)
从科创主题行业分布看,目前229家科创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四个行业,总市值权重达91.4%。
科创50指数对应的50只成分股,也主要分布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合计市值权重达99.23%,科创50指数可以充分反映最具中国市场代表性的一批科创企业的整体表现。
我们知道,创业板也有一个由50只成分股组成的核心指数——创业板50指数,两个指数跟踪的都是A股市场中的龙头科技公司。科创板50指数VS创业板50指数,“一字之差”到底区别在哪儿,在投资中又该如何决策?
我们对两个指数的申万一级行业分布进行比较,可以看到:科创板50指数的成分股在电子、计算机、机械设备等行业上的权重更高,同时创业板50指数权重股更多集中在电气设备、医药生物等行业上。
结合《关于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实施意见》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的描述,科创板主要定位于服务“硬科技”类企业,创业板则主要针对“软科技”、能实现高增长但偏传统行业的企业。
相比科创50ETF,联接基金最大优势之一在于投资者可以通过银行、第三方平台等场外渠道直接申赎,更适合平时不做场内交易,或者希望通过定投方式分享指数长期发展红利的投资者;并且科创50ETF联接基金对所投资目标基金不收取管理费和托管费。此外,投资科创50ETF联接基金,对现有的创业板50ETF相关基金也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新基金在封闭运作期间或特定持有期间面临无法按照基金份额净值进行赎回的风险。基金资产投资于科创板,会面临科创板机制下因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包括流动性风险、退市风险、投资集中风险、投资战略配售股票风险等。同时,基金为目标ETF的联接基金,还需面临指数化投资的风险、联接基金的特殊风险、参与转融通证券出借业务的风险等。投资人请详阅基金合同和基金招募说明书,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