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水退了?港股基金还有机会吗?
来源:好买基金研究中心
2021-03-18 15:05
潮水退去,有人在找裤子,有人在找贝壳,有人不知道该找裤子还是贝壳,比如港股基金。
虽然遭遇港股大跌,资金南下潮似乎也没之前汹涌,但港股基金表现无论从年内还是春节后来看,收益依然好于A股基金,而且港股的基本面也未发生改变,值不值得继续持有,投资者陷入了“裤子”与“贝壳”的薛定谔阶段。
所以,港股基金有“贝壳”吗?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01 HOW BUY
港股基金会不会“补跌”?

不少持有港股基金的投资者此时忐忑不安,主要是担心这轮下跌港股没跌透,后市可能会“补跌”,这种担忧并非毫无根据,我们给大家仔细分析分析。

首先,从下图年内和春节后A股/港股/美股表现可以看到,港股无论是春节后还是年内表现整体均强于A股,且年内表现和美股相当。

其次,南下资金近期流入港股速度也有所放缓。据统计,春节后南下资金从港股净流出91.58亿元,并结束此前连续40天净流入的记录;同期北向资金净流入A股221.62亿元。

但实际上,港股基金后续会不会补跌,与指数走势并无太大关系。我们调研发现,基金经理在配置港股时较少从行业角度出发,多为自下而上精选个股的思路,重仓股也以代表新经济的内地科技、互联网巨头为主。

用一组数据来说明:统计2020年四季报公募基金重仓股数据,下图中30只股票占到基金配置港股总市值的90%,但其中有22只不是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占比73%)、同时有18只不是恒生指数成分股(占比60%)。换句话说,指数下跌可能并不会拖累港股基金表现。

第二、尽管南下资金流入放缓,但统计显示,年初以来整体净买入额仍达3084亿元,去年同期净买入为1471亿元,去年全年净买入5967亿元,这说明年初配置港股的大资金并未有撤离迹象。

02 HOW BUY
当下市场驱动逻辑为何?

虽然港股基金表现与指数走势无明显相关性,且资金面也未见“失血”情形,但近期还是出现了港股与港股基金齐跌的景象,对于近期港股基金下跌,主要原因是市场运行逻辑主要受情绪面而非基本面驱动。

比如,香港特区政府计划提高证券交易印花税消息发布当天(2月24日),恒指收跌2.99%并跌破30000点,恒生科技指数大跌5.1%。

随后,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快速上升再次成为关注焦点,因市场认为国债收益率快速上升是宽松货币政策收紧信号,所以港股又迎来了二次探底。

但经过加征印花税和长端国债利率快速上行的波折后,港股目前已重新回归到经济复苏、盈利驱动和性价比的交易逻辑上来,相关指数近日也出现了止跌回升的迹象。

03 HOW BUY
接下来投资如何应对?

在基本面未发生明显改变,市场驱动逻辑又重回正常的情况下,港股投资是不是可以安枕无忧了?好买基金研究中心认为:港股作为连接中国内地与世界的重要桥梁,当桥梁两端有任何一端出现风险,其都会受影响,比如美股泡沫可能破裂等,所以港股风险并未完全消失。

与之对应,由于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和港股的桥梁作用短期不会变,在全球疫情好转、疫苗接种落地及经济同步复苏等背景下,港股或因此会出现“共振”行情,这也是长线资金年初积极配置港股的主要出发点之一。

基于对港股长期投资机会的看好,好买基金于年初上线了港股宝组合,组合以沪港深基金为主要投资对象,其中港股资产整体仓位不低于60%。在近期港股和港股基金回撤时,组合净值也受到了一定影响。

但在仔细分析政策、估值和资金面等因素的变化后,我们并未发现港股长期投资逻辑有遭到破坏的迹象,所以在管理组合的应对上:港股宝目前对基金的挑选标准不会调整,且短期没有降低港股仓位的计划,即组合仍会保证至少有60%以上的资产投资于港股。

“三根阴(阳)线改信仰”,这句话在心理学上有一个专业名词,叫“近因效应”,说的是在多种刺激依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

港股年初大涨时,市场都在惊呼“牛市”来了,而面对近期大幅调整时,又惯性陷入“熊市”思维,其实决定港股走势的根本力量——基本面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所以我们不妨关掉K线图,稍微远离市场,静待港股基金的“贝壳”浮出水面。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基金资产投资于港股,会面临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投资人请详阅基金合同和基金招募说明书,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相关文章
持有的牛基宝组合亏了,接下来该怎么办?
2021年03月10日
潜龙投资计划2021年2月月报
2021年03月09日
全球赢+2021年2月月报
2021年03月09日
我也说一句
评论
点赞
收藏